‌政策解读|《冷链物流发展规划》落地,冷库建设迎来新机遇‌

政策背景
2023年8月,国务院正式发布《“十四五”冷链物流发展规划》,明确提出到2025年,我国将建成覆盖主要农产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网络,新增冷库容量超3000万吨,冷链流通率提升至50%以上。政策重点支持三类冷库建设:

1. 农产品产地冷库‌:针对果蔬、肉类等生鲜主产区,建设预冷、分级包装设施,减少“田间损耗”(目前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0%-30%);

2. 城市冷链配送中心‌:在京津冀、长三角等城市群布局集约化冷库,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难题;

3. 智慧化改造补贴‌:对采用自动化仓储系统、光伏储能设备的冷库,提供最高30%的财政补贴。

行业影响与机遇

· 中小型冷库爆发式增长‌:生鲜电商、社区团购企业为降低物流成本,纷纷在城郊布局500-2000㎡的中型冷库,冷库租赁需求较去年同期增长45%;

· 绿色技术成刚需‌:政策明确要求新建冷库能耗降低15%,推动二氧化碳复叠制冷、磁悬浮压缩机等低碳技术普及,相关设备厂商订单量增长70%;

· 区域市场分化‌:中西部地区冷库人均保有量仅为东部1/3,甘肃、云南等省份已出台地方性补贴政策,吸引资本涌入。

企业应对策略
中国冷库网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平台冷库设计咨询量同比增长120%,其中80%用户关注“政策补贴申请流程”。对此,平台联合行业协会推出江西冷库建设补《冷库建设补贴实操指南》,覆盖16省市申报细则,并上线“政策匹配工具”,帮助企业一键测算补贴额度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