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调节系统的过热度?

如何调节系统的过热度?

一、调节原则

 目标范围:系统过热度需控制在‌5-8℃‌,以确保制冷效率并避免压缩机液击或异常过热‌。

 逐步调整‌:避免快速大幅调节,每次调整后需等待‌15-30分钟‌观察系统响应‌

 工具与状态‌:使用专用工具,确保制冷剂已回收,系统处于稳定状态‌。

二、调节步骤

确认当前状态

· 通过压力表读取蒸发压力,并换算为对应饱和温度(查表或公式计算)‌。

· 测量蒸发器出口实际温度,计算过热度(实际温度 - 饱和温度)‌。

调整膨胀阀开度

· 开度调小‌(降低过热度):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杆,增大弹簧压力,减少制冷剂流量‌。

· 开度调大‌(提高过热度):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杆,减小弹簧压力,增加制冷剂流量‌。

· 不同类型膨胀阀‌:散齿轮式每次调节约1/4-1/2圈,压杆式每次调节1/8-1/4圈‌。

观察系统反馈

· 结霜形态‌:

· 阀体出口侧45°斜霜且入口无霜为正常‌。

· 全阀结霜需调大,仅入口结霜需清洗滤网。

· 吸气管结霜‌:霜延伸至压缩机截止阀表明流量过大,需调小;未结霜则需调大。

· 压力与温度‌:低压压力升高或出风口温度下降表明调整有效。

三、异常处理

 节流孔堵塞‌:若调大开度后结霜无变化,需清洗膨胀阀并彻底干燥,避免冻堵。

过热度偏离范围‌:

· 过低‌(<5℃):可能引发液击,需调小开度并检查感温包位置。

· 过高‌(>8℃):导致制冷量下降,需调大开度并排查蒸发器负荷不足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避免频繁调节‌:每次调整后需充分等待系统平衡,避免误判。

环境因素‌:高温或高负荷下需适当提高过热度设定值。

 定期维护‌:长期使用后需检查阀针磨损、弹簧弹力及杂质积累,必要时更换部件。

通过上述步骤,结合压力、温度及结霜状态综合判断,可实现过热度的精准调控,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