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冷库冬季运行核心注意细节


一、温度控制:精准防“过冷”与“波动”
1. 核心设定:根据存储品类固定温度(果蔬0-5℃、冷冻品-18℃以下),冬季室外低温易导致库内温度过低,需关闭“强制制冷”,启用“恒温模式”,避免食材冻损(如果蔬冻伤、肉类结霜过厚)。
2. 温差管理:库内外温差大时,减少开门频次(每次开门≤30秒),货物进出集中时段操作,门口可加装防风帘,防止热湿空气进入引发结霜。
3. 传感器校准:每月校准温度传感器,避免低温环境下数据漂移,建议在库内不同区域(角落、中部)增设测温点,确保全域温度均匀。
二、制冷系统:防结冰、防停机
1. 蒸发器除霜:冬季库内湿度低但仍会结霜,需缩短除霜周期(从夏季8-12小时/次调整为4-6小时/次),优先用“电热除霜”,避免热水除霜导致库温骤升。
2. 室外机组防护:
清除机组周围积雪、结冰,保持通风通畅,防止积雪覆盖影响散热;
低于-10℃地区,给室外机加装保温套(重点包裹管道接口),避免制冷剂管路冻裂;
检查润滑油粘度,冬季需更换低温适配型号(如32号冷冻油),防止机油凝固导致压缩机卡缸。
3. 压缩机维护:避免压缩机长时间低负荷运行,若库温达标后,设置“间歇停机”(每次停机≤30分钟),防止压缩机因低温启动困难。
三、保温与密封:杜绝“冷桥效应”
1. 库体检查:重点排查库门密封条(是否老化、变形)、墙体保温层(有无裂缝、鼓包),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补,避免低温导致缝隙扩大,增加能耗。
2. 地面防冻:地下冷库需检查地面保温层,若出现结冰、起鼓,及时破除并重新铺设防潮层,防止地面冻胀损坏库体结构。
3. 管道保温:制冷管道、排水管道外层保温棉需完好,破损处用铝箔胶带密封,尤其注意阀门、弯头部位,避免“冷桥”导致管道结露结冰。
四、排水与防冻:避免管路堵塞
1. 排水管道:库内冷凝水排水管需加装伴热带(低温地区必备),保持管道温度≥5℃,防止排水结冰堵塞;每日检查排水口,及时清理杂物。
2. 化霜水处理:化霜后的积水需通过保温管道排出库外,避免在库门口或机组周围结冰,引发安全隐患。
五、安全与应急:应对低温极端情况
1. 电气安全:检查电路接线端子(低温易导致塑料老化、金属氧化),紧固松动部位,避免短路;室外电气设备加装防水防冻罩,防止积雪进水。
2. 应急准备:
 配备备用发电机,应对冬季停电(低温下库温回升快,停电超过2小时需启动备用电源);
 准备除冰工具(如塑料铲,禁止用金属工具敲击库体或机组)、应急照明设备。
3. 人员防护: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滑防冻劳保用品(如防寒手套、防滑鞋),库内作业时间≤15分钟/次,避免冻伤。
六、能耗优化:低温下降本增
1. 错峰运行:利用冬季夜间低温(室外温度最低时段),适当调高制冷机组运行功率,白天室外温度回升时降低功率,减少能耗。
2. 货物预处理:入库货物提前在预冷间降温(接近库内设定温度),避免高温货物直接入库,增加机组负荷。

相关阅读